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https://www.051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从小众到风口:腐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商业化困境

发布时间:2016-02-23 16:48:36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百度百家
导读:这篇文章就是试图解答:腐文化从何而来,未来如何?为何腐文化的受众是腐女,她们又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如何成为了商业化的根本阻碍?腐女和资本又该如何看待商业化大潮?

2013年的时候,亚马逊开启了Kindle Worlds,虽然被大部分同人作者看作是FanLib的后尘,但是它现在依然还活着。Kindle Worlds的特色之处在于亚马逊联合了版权方比如华纳对同人文行为进行授权,并且引入了其他一些规章制度来试图规范同人文市场。同人文可以直接在亚马逊上售出,获得收入。同时同人行为可以帮助版权方进行市场宣传。然而即便有了授权,亚马逊与作者签署的条约里还是规定了违反版权需要作者自己承担责任;并且还规定了作者的出版可以被版权方直接免费使用而无需任何同意。此等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版权问题,以及再次误解了礼物经济的本质(收费的阅读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会认可),并且看上去是赤裸裸地拿走粉丝的作品自己挣钱。虽然该功能并未被亚马逊关闭,但早已不闻其动静,想必运营状况不甚乐观。

三、挡不住的商业化:大陆腐女市场的现状和实践探讨

然而腐这个亚文化已经进入了主流商业文化的视野,连一部分腐女自己都明白,商业化是挡不住的。基于此,不管是从腐女的角度出发还是资本的角度出发,探讨新的商业模式都是必要的。

市场空白、受众饥渴

目前大陆腐女市场严重空白,呈现极大的供不应求,所以导致受众的极度精神饥渴。

案例:

内容消费层面,目前存在的一个纯腐向网络剧《逆袭之爱上情敌》,据悉DVD的销量达到百万级别,其在京东的众筹活动半小时收获也是百万以上。演员的见面会场场爆满,甚至比TFBOYS的见面会还火爆。

腐文化 她经济 商业模式 粉丝经济

实体周边消费层面,目前针对腐女的周边几乎为零。然而一款未进入大陆市场的游戏的周边,盗版的销量庞大到超过全日本的销售数量。

不过,如序言中所说,已经能够看到市场竞争急速加大,各种已经成熟的和创业的企业都开始涉足腐向内容的制作,意味着内容端将被迅速填充。但是质量优良的原创仍是稀缺。所以,目前可以帮助提供优秀腐向内容的公司可以一看。

周边售卖来说,其实针对二次元的周边电商已经很多了,如何把握好腐女市场值得思考,是否又是KOL帮助售卖的策略?另外还包括,是否是简单的海外周边海淘式售卖、还是可以自主研发周边。并且建议电商一定要和版权结合起来。因为若没有绝对独家的商品,靠什么吸引和留住粉丝呢?没有源头存在,同人行为和社交需求就不存在,即便是有社区板块,意义何在呢?

原创稀缺、版权为先

大陆的高质量原创着实太难太少。首先,整体动漫行业从业人员就少。其次,具有原创能力的更是几乎数的过来。大部分创作作品还是以同人的形式存在于业余参与者中。然而同人有着非商业化以及版权问题。所以,优秀的原创资源是项目的加分项,可以帮助公司抢滩争夺本就稀少的原创,但原创不能是业务的全部。

原创外,就是版权运作的方式。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版权运作基本上等于从日本(或者小部分从韩国及香港台湾)购买,西方的腐在大陆基本是以影视剧为对象所以无法运作。那么这其实就剔除了很多腐女受众,削减了市场空间。另外,只是付费阅读的盈利渠道太过单一。既然手握版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绕开内容、宣传为王?

既然粉丝生产的版权问题和礼物经济问题根本绕不过去,不如不饶了,根本不从内容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可以“利用”粉丝。这个答案就是华纳在哈利波特时的做法:用粉丝做宣传。

官方粉丝社区是目前最成功的商业化实践,因为礼物经济被包含了进来,而不是被改变。粉丝的生产被免费用于官方的宣传物料;官方则提供各种免费的剧情解析和幕后花絮,也就是提供了大量的物料来帮助粉丝进行创作。这些免费的物料是官方的“礼物”。

由此,同人内容和粉丝社群并不直接赚取钱财,而是通过粉丝对终端商业产品进行宣传营销,从而提升销量而盈利。

那么是否可以有一个专业的粉丝管理公司呢?就如同现在的一些粉丝经济平台及软件一样?然而这样的操作我个人并不十分看好。首先官方的行为总是容易被揭穿,并且完全不能替代和覆盖真正的草根粉丝。官方其实是一种礼物转送行为(regifting)。在礼物经济里,礼物和商品的本质不同是礼物可以达成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感情绑定,但是来自官方的虚假的礼物则不会引发任何情感。另外,本质上官方要的是一个能够控制的统一行动和对产品的回复,而非自发而成的粉丝行为。回想一下亚马逊Kindle Worlds的案例——虽然是引入了源作品的授权,但是还是应者寥寥。

所以摆在官方和粉丝之间的是一种永恒的制动关系。两边相互消费和依赖,又相互排斥。 官方永远想控制粉丝。而粉丝会觉得自己比制片人和编剧更懂人物,甚至会产生更好的台词和剧情,所以会觉得作品其实是他们的。另外粉丝并不想完全和官方融为一体。他们需要保持独立性,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以便在自己的地盘上随心所欲地进行改编创作。

但是宣传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宣传自身不足以撑起一个公司,则本身就在做宣传或者腐文化相关业务的公司,可以考虑将宣传业务纳入版图,作为一个附加增值业务。预计这个是很快就会实现的事情。

主流不要,粉丝崛起

1979年的时候一个独立唱片制作人在一个club里听到了DJ现场制作出的hip-hop和rap,当时这两个音乐类型仅限于现场演奏,也就是只限于小众。这个制作人通过复制和混音录制将音乐转换到唱片上,至此将这两种亚文化音乐风格推向主流以及推进美国文化版图。现在回首,当初发明和完善音乐的DJ大神们后悔将机会拱手让给了一个外人。

(编辑:应用网_镇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